菜单总览
— 新闻 —

【中国文化大讲堂】我们为什么需要禅?

  • 2015.11.11
  • 新闻
11月6日,我校邀请了魏承思博士担任”大师讲堂”的主讲嘉宾。以"禅与人生"为题,为同学们阐述了禅之学问,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11月6日下午,“中国文化大讲堂"开讲。魏承思博士以"禅与人生"为题,为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

什么叫做禅

       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由zen音译而来,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而《六坛祖经》中也有六祖慧能对于禅定的解释,即为“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指的是判断。魏承思博士随即指出,在当下,“禅”用得广泛而滥,人人皆谈禅论道,仅以为一种风尚,随大流,并不知其所以然。如同世上所谓信佛者众,实则大多为迷信,只是借佛求官求财保平安,谈不上信仰。信仰其事,归根到底,是在心中。心中有佛,即有佛,心中有禅,即有禅。宁静不从外来,需从心中觅得。

       佛家实与儒家相同,均教人以人生哲学,区别在于佛教有一步一步的步骤教人修心,而此修心之法即为禅法。禅法分为外道禅、小乘禅、大乘禅法、密宗禅法。外道禅多用静坐之法(即为坐禅,坐禅紧要的是“惺惺寂寂”四字,指看得清楚但却不被牵引,内心安静而非昏睡。)世间禅(凡夫禅)多用数息法。出世间禅分为不净观和白骨观。大乘禅法分为有相和无相,无相乃是最上乘禅,其特点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唯求证据,不求知解”。最后一种即为密宗禅法,讲究“手、口、意”三密相应。在谈到为什么密宗禅在国外更广为人知与流传时,魏承思老师提及,由于大乘禅法多是由口授心传,如今世间少真正禅师,难以流传下来于是改用文字记述,而讲授的多是心性之学,而密宗禅法里多实际操作的修行方式。

禅宗与中国文化

       最上乘禅讲究“心心相应,祖师相承”。由南梁时期的菩提达摩传起,经由慧可、僧肇、道信、宏忍,直至神秀和惠能处分为北宗南宗(北宗渐修,南宗顿悟)。此后晚唐宋初出现五家七宗,也逐渐出现看话禅,默照禅等语言机锋,从”狗子有无佛性”为始,有“踢打棒喝”的接引方法。也是由此时起,禅宗思想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中来,主要体现在哲学方面的宋明理学,教育方面的书院(佛院),艺术方面的诗与文人画,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茶道等不同侧面。这些侧面又反映了禅宗思想中深远,宁静清淡,虚空的禅理、禅趣、禅境。

为什么现代人需要禅?

       现代社会有三大失衡:物质与精神失衡,科学与人文失衡,竞争与和谐失衡。而这些问题要靠智慧来解决,而智慧即为“灵性所流露出来的一种领悟力“,禅修可以开发智慧。日常的禅修即为专注,静心,放空头脑。“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有些事情就想清楚了”魏博士感慨如今的学校很少教授怎么开发智慧和感悟力,导致最终培养出高学位低能力的学生。他提倡同学们”多让脑子空一空",因为"如果牛顿那么忙,没有时间乱想,他怎么能够因为苹果掉下来想到万有引力呢?”

       在讲座的最后,魏承思博士指出,不被外物所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也是做学问的基石,他提倡同学们保持一颗禅心,只要心中有禅,无论世事多纷杂,终能觅得心底的宁静,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找到坚守的方向。

嘉宾简介

       魏承思,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早年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讲隋唐史、佛学和史学理论。1990年代先后担任香港『亚洲周刊』和『明报』主笔、亚洲电视新闻总监和『成报』总编辑。南怀瑾大师创办的太湖大学堂唯一特聘教授。

       魏承思博士主要著作有《史学和佛学》、《魏承思国学讲演录》、《缘来佛教》、《中国知识分子的浮沉》等,并分别为《南怀瑾全集》、《星云大师佛学精选》以及赵朴初、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的著作撰写序言。

作者:陈佳雯

摄影:李博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