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课故事】香港中文大学暑期项目体验
学在中大——本部课程体验
1. 心理学
(吴炳辉 理工学院 逸夫书院)
在来之前,我发现自己心仪的心理学竟然没有抢到,未免感到有些沮丧。但幸运的是,本部的课程安排非常的人性化,在了解到我们的选课需求后,学校贴心的多开放了几个名额,我幸运地加上了心心念念的心理学。
首先,在香港上课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时间非常紧,任务比较重。拿心理学来说,通常为了跟上教授的教学进度,更好的消化吸收知识,我需要在每节课课前阅读很多材料。一大本厚厚的《Psychology》陪伴我度过了在香港的多少个夜晚。为了参加学校在每个周末安排的许多有意思的活动,我不得不在周一至周五的学习日里面,不断的提高我预习和复习书本的效率。尽管学习的时间被一度压缩,但我仍然做了充分的准备,能够和老师在课堂形成积极而有效的互动。
在和外国的同学分到一个组做海报时,对我来说是很好的锻炼。 这是我和native speaker 的第一次学术组队,大家合作积极,呈现了一次很棒的小组展示。
总而言之,暑课的时光我过得非常充实,心理课上教授讲解了许多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有一些实验让人喜闻乐见,有一些有很强烈的现实启发意义。当我去认真深入地探索这些实验时,时常会惊叹其设计者思路的新颖,逻辑的缜密。
(我们5人小组通力合作完成的海报)
2. 能源与绿色社会
(李雅蕙 理工学院 思廷书院)
今年暑假我在CUHK修读了Energy and Green Society,对应通识GEB范畴。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客座教授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美式教育。
教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每讲一部分知识点,都会留出几分钟给学生互相讨论并提出问题。此外,这门课的考核方式非常多样,quiz、group work、final paper等多元考核方式取代了传统的 “Homework-Midterm-Final” 三板斧。虽然workload急剧增加(比如两天读12篇reading),但是也让我通过各种形式了解世界能源发展现状,并坚信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社会的未来。
在小组任务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被分到一组,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case study。我因此有机会与来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朋友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一起讨论不同地区能源利用的特点,一起根据所读的reading绘制知识思维导图。已经记不清多少个问题在课上被我们积极的讨论解决,也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我们约在书院的讨论室里不知疲倦的完成课后任务。五周的时间匆匆过去,我们成了跨越国家,跨越文化的挚友。
食在香港——吃货小队札记
(西杰 理工学院 思廷书院)
香港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港人对食材的挑剔,对烹饪方法的精益求精,随着中西风格的不断交流融合,发展了具有港式特色的美食文化。无论是中文大学校内的近30家大小餐厅,还是校外全港的各式冰室、餐馆、小食店,都给人以从未有过的惊艳体验。
我们有幸体验过几乎所有校内的营业餐厅,他们各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都住在山腰上的和声书院。和声书院的悬崖景观餐厅,依山而建,全景环绕的落地窗,视野广阔。窗外薄雾、绿树和白云交织在一起,窗内早起来用早餐的同学来来去去,在安静又生动的早茶氛围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抑或在教学大楼的咖啡厅里,挑一个海陆空齐全的巨型三明治,便利而且味道不错。
午餐的选择非常的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有逸夫书院的主厨精选套餐、联合书院的台式肉燥饭、善衡书院的白红肠切鸡配饭、晨兴书院的香菇鸡肉配意面、行政楼食堂的咖喱牛肉饭。如果想换口味,也有四川的口水鸡、墨西哥的羊肉卷、云南过桥米线值得一试。
校外是另一个广阔的天地。香港遍地开花的冰室是我们“进城”寻味的第一站。华嫂冰室,像内地一样需要排队等位,进门之后几波人合拼一张圆桌,留给每个人就只有小小的一碗酥肉排红肠番茄米线和一个菠萝包加一杯港式奶茶的空间了。日式拉面是香港人心中的不二之选。全港上至名流影星,下至街坊百姓,都经常去光顾。我们去了位于海港城的米其林一星餐厅,厨房是开放式的,细面打底,四片梅花肉,一个玉蛋,葱花点缀,浇上酱油汤,日式拉面就成了。
最后着重感谢Uncle Hui的热情接待!我们在Uncle的招待下,日式料理,茶餐厅,周周不重样,感觉自己已经被喂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