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人文社科学院学子李嘉铭荣获第八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同传邀请赛冠军
全国口译大赛于2010年由中国翻译协会推出,是我国组织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专业口译大赛。本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交传比赛采取初赛、复赛、大区赛、总决赛四级赛制,从3月至10月,历时逾半年,选手需经历层层选拔,最终胜出者晋级交传精英赛。
同传比赛采用邀请赛模式,本届赛事中,应主办方邀请,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院等全国多所高校翻译及相关专业的十六位口译英才齐聚一堂,一较高下。最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9届同声传译硕士应届毕业生李嘉铭同学凭借自己扎实的语言能力、镇定的临场表现、出色的现场发挥,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取得全场最高分,荣获同传邀请赛一等奖冠军。张瓅文老师则获全国口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张瓅文老师(右一)与李嘉铭同学(中间)上台领奖
同传邀请赛中,选手会听到两段材料,分别做英译中和中译英的同传,材料各有15分钟,一共30分钟。英译中的材料关于一带一路和绿色发展,是澳大利亚教授在某次论坛上的发言。中译英的材料是关于数字经济,来自于某一期的《对话》节目,参与的讲者有杭州市委书记、阿里巴巴CEO张勇和网易CEO丁磊等。
这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二次应邀参加全国口译大赛(英语)总决赛同传邀请赛。2018年首次受邀参赛时,2018届同声传译硕士应届毕业生罗康特同学获得同传邀请赛一等奖亚军。目前,罗康特同学正在香港城市大学攻读翻译博士学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翻译(笔译/口译)硕士和同声传译硕士研究生项目于2015年开始招生,其中翻译(笔译/口译)为一年制,同声传译为两年制。学习期满、满足毕业要求的同学将被授予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务求使学生在毕业后踏上职场时能满足工作场景中的中英双语口笔译实战需求。
李嘉铭同学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同声传译项目学习期间的照片
在两年的口译学习中,李嘉铭同学孜孜不倦勤勉苦读,在提升自己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广泛涉猎各行各业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在升入研二后,他在学习之余,也有选择地尝试会议口译实践,既磨练了口译能力,也提升了临场心理素质。
回顾比赛时的情景,他说:“很荣幸代表学校参加此次比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我把此次比赛视为又一次的课堂实践,把精力放在如何做好翻译,而没有受到太多外部压力的影响。这次比赛所体现的是我研究生学习阶段大量同传练习形成的翻译本能,也是我两年来硕士学习的汇报总结。
“当我走出比赛同传箱时,我感觉就像是在同传教室刚刚做完练习,耳边又响起了我的老师隋教授、张老师和汤老师对我同传的点评。正是由于两年来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和我的扎实训练,才使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并且幸运地得了第一名。
“翻译学习无止境,今天的成绩为我的硕士学业画上了完美句号,而我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在今后更广阔的空间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师评语
嘉铭同学在此次比赛中的出色表现缘于他平日的不懈努力。平时他对同传课程从不懈怠,无论课上压力多大,留的作业多多,他从不放弃挑战,按时完成所有作业。有时有客户请他做翻译,与上课时间冲突,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他对我说,虽然出去翻译一天会有些经济收入,补贴我的学费,但与老师的课程相比,这些收入并不值得,我更想上课,上课能让我系统地学到知识和能力,会让我走得更远。
正是由于他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才使他能在今天取得如此成绩。得知他获奖的消息,我为我们的翻译项目感到骄傲,更为他的成绩高兴。昨天我对他说:“每一个成功都是通往下一个成功的入场劵”。期待他的下一个成功。也希望我们的学生传来更多的捷报!
——人文社科学院同声传译教授 隋云教授
在比赛的过程中,一边听着嘉铭的翻译,一边回想着过去这段时间,他的变化与成长轨迹。当时我在手机里敲下了这么一段话:“比赛进行中,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他都是我心中的第一名——不只他,还有他的同学们,都是。” 在公布结果的那一刻,当主持人口中的冠军得主出现了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时,嘉铭说,这几年从未看过我这难掩的笑意。是的,因为在我看来,这个结果不仅是对嘉铭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所新大学、对2015年创立的翻译硕士和同声传译硕士项目、对五年来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师与工作人员的肯定。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嘉铭的研究生生涯,我想应该是:研一的他,用尽一切努力证明自己;研二的他,在隋教授的精心雕琢之下,在与同班同学们不断切磋中,蓄势待发。这个奖座,也将为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同声传译硕士项目的研究生生涯划下一个完美的句点。
——人文社科学院高级讲师,翻译硕士课程负责人 张瓅文博士
期待在项目老师的培育下,未来,将有更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子们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文案:Jennifer(HSS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