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新闻 —

传媒聚焦 | 博文约礼,始“中”不渝:专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蔡小强教授

  • 2019.03.25
  • 新闻
近日,《高校招生》杂志《高端访谈》栏目的记者就中外合办高校的特色、港中大(深圳)的人才培养、专业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学业选择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港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蔡小强教授。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我对南国的初印象是甜蜜的。位于广东省南部的深圳市,正是这样一处近邻大海、气候宜人的城市,改革开放后,她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飞速发展。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落户于此,为这座快节奏、紧张又忙碌的城市,增添了一个潜心学术的好去处。

 

蔡小强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

 

        蔡小强教授于1988年获清华大学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989至199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及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起,他先后任教于西澳大利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他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和校长讲座教授。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与系统工程、运筹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领域。蔡小强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类)获得者,香港工程师学会Fellow,并于 2018年当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

 

一脉相承,同根不同枝的合作办学高校

        《高校招生》:蔡校长您好!欢迎您做客“高端访谈”。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从名称上来看似乎只是办学地点不同,她们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蔡小强:成立于1963年的香港中文大学,作为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尽管还非常年轻,但是香港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目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因此,与她“同根不同枝”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从建校伊始就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始终以香港中文大学作为参照和依靠、逐步探索并建立起自己的特色的。两校区虽然各自独立,学术体系却是一脉相承的,在港中大(深圳)就读的同学们通过学业考核以后,也能取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

        《高校招生》:作为一所“家门口的国际化大学”, 您认为采取合作办学模式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她的特色关键词是什么?能否为我们解读一下。

        蔡小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理念和宗旨,是一所“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大学,以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作为学校的主要特色。、

        香港中文大学素来以其全面而有特色的通识教育称著于国际,而港中大(深圳)传承港中大通识课程博雅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基础课为本科生建立共同的文化基础。“与人文对话”和“与自然对话”两个科目为通识必修课,通过阅读经典选篇,采用讲座和小组研讨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在思辨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人类处境的感知、促进师生在这些问题上的理性对话。

        在通识必修课之外,通识选修课进一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学生可在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四个范畴中选修有关课程。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领域的理解和体会。

 

大学课堂

 

        《高校招生》:大学与所在的城市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从香港到深圳,从原来的世界金融城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港中大(深圳)给学生会带来怎样的体验感?

         蔡小强:我们希望在港中大(深圳)就读的学生们能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虽然是在深圳就读,他们依然能感受到非常浓郁的国际化教学氛围:我们的课程设置是顺应世界学科发展趋势、处于国际发展前沿的,实行弹性学分制,专业课采用全英文授课,假如学生有境外深造的学业规划,语言方面将较有优势;我们的教学方式也是国际化的,采用团队合作、项目练习、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在进行专业学术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专业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除了校园学习外,在港中大(深圳),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也非常多,学校为在读学生提供了包括海外暑期学分选修计划、海外交流/交换计划、海外本硕连读计划等全球名校学术交流计划,让学生通过海外学习经历增长阅历、开拓视野。

        为了给学习、科研提供更好的支持,在深圳市政府的积极支持下,港中大(深圳)已经建立起了三所诺贝尔实验室和一所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并完成组建港中大(深圳)机器人与智能研究院、深圳市高等金融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等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将进一步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科学、新能源管理与技术、先进材料与器件、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新能源管理与技术等领域组建世界专家级队伍,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好平台与实践场所。

 

我校与多所海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

 

        《高校招生》:四年过去了,港中大(深圳)已从一个学院发展到四个学院,有15个专业,4400余名本硕博在校生,建立了三个高水平研究院。您认为,在建立“高水平大学”的背景下,境内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大学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蔡小强: 对任何一所高校来讲,“人”才是其灵魂之所在。教师作为学术彼岸的“引渡者”,代表着学校现在的教研力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则预示着学校的未来。而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围绕知识内容本身持续展开,因此对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对于知识的不断探讨、在研究领域不断深入才是首要任务。那么,衡量一所高校是不是具有“高水平”也应该是以学校在研究、研发与应用方面是否存在创新与突破作为重要标准。对于境内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来说,利用境内外融合的手段将更多优秀的境外资源引进来,让学校的学术、学科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就是共建“高水平”大学担负的使命。

        港中大(深圳)自创办以来就十分重视教育国际化建设。学校聘任教师均为全球知名大学学者和博士学位获得者,现拥有教授280余位,包括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位图灵奖获得者以及诸多院士、知名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他们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课程教学,还是育人管理方面,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相信在他们的“引渡”下,学生们能全面成长,港中大(深圳)也能更顺利地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前进。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教授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在入学典礼上致辞

 

高考还是综合评价?总有一款适合你

        《高校招生》:港中大(深圳)的招生录取有完全按普通高考成绩录取、综合评价录取和外语类保送生三种录取模式,多元的选拔方式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蔡小强:统一高考模式在我国已经沿用已久,至今仍然不失为一种兼顾公平、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方式。但这种选拔方式有时会也因为过分看重分数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港中大(深圳)的综合评价模式,目前只在广东、浙江、上海、山东、江苏、福建六省市执行,按照高考成绩(60%)、入学测试成绩(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进行招生。我们希望以综合评价录取的方式来作为传统选拔方式的补充,对考生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让人才选拔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充分发掘出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和高考的“一考定终身”相比,综合录取评价的方式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表现,反映的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对个人特质的考查也更加全面。外语类保送生目前仅针对人文社会科学院的翻译专业,以学校推优的方式选拔在外语学习方面具有专长的同学,2019年的外语类保送生工作已经结束。

 

2018浙江“三位一体”杭州考点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与部分考生合影

 

        对这些以不同选拔方式进入学校的同学们,我们曾经采用跟踪调查的方式对他们的学习表现进行了评估,发现即使同学们在进校时的选拔方式有差异,但只要进校以后努力去适应大学生活、合理安排大学学习,每种录取评价方式选拔出的同学都能有较好的学习表现。  

        总的来看,综合评价录取既关注了学生的更多能力表现,也减轻了学生过分关注高考的心理负担,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有所裨益,我们希望今后能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逐步对这种录取模式进行推广。

 

专业学习和人文素养,一个都不能少

        《高校招生》:书院制是港中大极具特色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港中大(深圳)也沿用吗?是如何实施的?能让学生收获什么?

        蔡小强:香港中文大学是全香港唯一实施书院制的大学。普遍地来看,大部分高等学校目前对于学生的培养还是太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发展,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在人文精神的塑造上略有欠缺、稍显薄弱。港中大则以书院与学院进行互补,书院的文化特色以及学院的专业知识传授,就形成了港中大教学体系的精神面貌。因此,在港中大(深圳),我们也沿用了这种书院制人才培养方式。现在港中大(深圳)共有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和祥波书院四所书院。

        如果说学院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父亲,那么书院就是“温柔可亲、无微不至”的母亲。书院是一个和谐融洽的群体,为学生提供宿舍、饭堂等基本设施的同时,也举办诸如海外交流、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以及才能训练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些多样的非形式教育机会,与学院的专业课程相辅相成。

        虽然每所书院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全人教育”始终是所有书院始终坚持的育人观。融合的书院,打破了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了师生间密切交流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对学生人际交往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等软技能进行了很好地塑造,使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

 

丰富多彩的书院活动

 

        《高校招生》:前不久,港中大(深圳)宣布,将为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本科生开设“诺贝尔班”,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对“诺贝尔班”学生们的培养又将有何不同?

        蔡小强:“因材施教”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理念,并非不能实现。为了让那些希望学有专长、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本科生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的教育,2018年港中大(深圳)新开设了“诺贝尔班”,目前第一届学生已就读。

        凡高考成绩优异、或有学科竞赛获奖经验的学生,均可申请入读“诺贝尔班”,该班并无专业限制。“诺贝尔班”采用本硕博直通的研究型培养模式,为学生配备有包括诺尔贝奖得主、图灵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等在内的学业导师。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学生就由导师带领因材施教地开展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有机会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以开拓眼界,在研究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诺贝尔班”的学生学费全免并且可以获得优越的奖学金,支持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并参与海外学习。

 

        《高校招生》:港中大(深圳)地处深圳大学城,深圳是一座年轻却富有活力的城市,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这似乎也对学校的办学产生了影响,2018年3月学校开设了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能否做简要介绍?您认为,一所大学应该怎样去支撑城市的创新发展?

        蔡小强:高校是集聚高端要素的重要平台,承担着研发创新型技术、成果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人才,最终是要回到社会、服务社会。因此,一所高质量的大学,不仅要钻研学术、做好学术,更应该努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智库”,既把握当前发展的需求、在不同的领域为城市进步提供支撑,更要着眼于未来,起到引领创新思维、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近年来,深圳市在IT领域发展迅速,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的研究领域正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它们是数据科学的基础领域,也是未来的数字化技术成长的动力。我们相信,这样一所专注于运筹学、统计学、运营管理和决策科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具有研究、研发功能,专门致力于研究生培养的学院,将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端人才。

 

即将面临选择的你,蔡校长想对你说

        《高校招生》:您曾先后在西澳大利亚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现任港中大(深圳)协理副校长,从国外到中国香港,再回到内地这对您来说又是一次次选择,这之中有哪些感受?

        蔡小强:回顾我个人的经历,从年少求学、远渡重洋,到蓦然回首、终归故里,人生轨迹看似绕了一个圈又回到原点,但正是在这个“圆圈”之中,所有的经历和体验,汇聚成为了我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这种感受和止步不前、始终停留在一处的人们的那个人生的“点”,我觉得是截然不同的。

        我个人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一定要珍惜机会,多学习、多体验,不要仅仅拘泥在课堂中、学校里,要迈开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世界,与不同的文化亲自接触。你才会发现,对于这个世界,自己还有那么多未知,眼界也逐渐宽广,不再是局限于眼前的四方天地。或许你会感受到差异,甚至是受到冲击,在不断适应变化的过程中,你不停学习新知识、产生新的思想,这样的经历,才能让你成长,那些你所经历的,也终将成为你人生最为宝贵的回忆与财富。

 

蔡小强教授认为,在求学科研之路上,做选择需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高校招生》:从清华大学、剑桥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到香港中文大学,一路走来,您始终坚守在工业与系统工程的研究领域中,您认为,学生的学业选择应该如何思考?

        蔡小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专业选择时要想不负“初心”,兴趣应该是首要考虑。从小我就喜欢动手组装东西,研究他们的结构,面对复杂的机械,我总是充满好奇,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喜爱支持着我在系统工程研究领域一路走来。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对于专业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刻,专业选择时一定要多加思考,不要盲目跟风,兴趣与专长的结合尤为重要,挑一个你既喜欢又能做得很好的专业,将会激发你学习的无限潜能。

        目前,港中大(深圳)采用大类招生的方式进行招生录取,学生们可以先接受一年的基础课教育,待对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也有充分的了解后,再选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让同学们的“兴趣”与“能力”能得到更好的结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内容转载自《高校招生》杂志

采访、撰文、编辑/ 田媛 《高端访谈》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