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新闻 —

嘉宾讲座——Laozi on the 無為 of Translation

  • 2015.12.07
  • 新闻
2015年12月7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特邀香港浸会大学英文首席教授、前文学院院长Douglas Robinson教授在诚道楼207为我校师生开展了一场“Laozi on the 無為 of Translation”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受到了本校学生的热烈欢迎。

Robinson教授首先介绍了几位西方翻译研究的学者,并简要阐述他们的研究成果。DindaL. Gorlée是一位德国翻译学者,她将美国哲学家皮尔士(1839年至1914年)的符号学思想应用到翻译理论研究中。Ritva Hartama-Heinonen是DindaL. Gorlée的学生,她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了其导师符际翻译的溯因理论,是芬兰最为杰出的符际理论家。Robinson教授同时也介绍了自己的著作《Becoming a Translator》。其中,他就谈到了成为译者的“三段论”: 

1. 直觉
2. 经验(包括三部分:溯因、归纳和演绎) 
3. 形成习惯

Robinson教授用两张图详细介绍了三段论的具体内容。图表内容条理清楚,简洁明了。在三个阶段中,译者需要进行猜测、查找背景内容、核对翻译内容、熟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最终做翻译将成为一种习惯,翻译的速度和质量将大幅提高。到了第三阶段,译者将进入“忘我”的境界,不再受翻译理论条条框框的拘束,做到张口就来,并充分享受做翻译所带来的乐趣。

随后Robinson教授结合讲座的内容,总结道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与西方翻译实践中“习惯”的理念竟然不谋而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并最终达到“无为”的境界,就需要经过刻苦的努力和长期的实践,从而由“习惯”到“自然”使翻译达到完美的境地。

Robinson教授的和蔼可亲和对学术的专业讲授赢得了全体师生的赞赏!讲座结束后,Robinson教授还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亲切地与同学们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