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新闻 —

人工智能下的教育管理——“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议”回顾

  • 2017.11.15
  • 新闻
“人工智能下的教育管理中学校长研讨班暨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议”在我校举行,100多位重点中学的校长、老师参加了此会议,共同探讨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之道。

       11月4日至7日, “人工智能下的教育管理中学校长研讨班暨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议”在我校举行,来自广东、浙江、上海、湖北、四川、重庆、河北、广西等省份的100多位重点中学的校长、老师参加了此会议,共同探讨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之道。

       在当今 AI 和机器人革命的浪潮下,人工智能已经在计算机、医疗、经济金融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产、学、研跨界协作的理想中心。对于在大学教育改革前沿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来说,探索先进的教育管理方式也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这样的背景,人工智能下的教育管理中学校长研讨会应运而生。研讨会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带来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中学教育”的主题报告,人文社科学院院长范息涛教授和学勤书院院长顾阳教授分别带来题为“人工智能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和“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与书院制漫谈”的主题报告。

       徐扬生校长在报告中向与会来宾展示了众多功能不同的机器人,并传递了机器人解放人的双手,便利人们生活的理念。人类在近几十年现代化进程中,逐渐从体力劳动的解放发展到心脑的解放,人类社会的分工和组成将被重新定义。

       人的优势在于感情、直觉、想象、创造,而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记忆、逻辑、精准、快速。在人工智能的社会,人类更要学会发展自己的优势,而解决“如何发掘自身优势”这一难题,就是中学的基础教育、大学的专业教育之重任。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本科教育不仅需要教导学生如何习得专业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工作中、甚至更长远的人生进程里,追逐时代的步伐,甚至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最后,徐校长总结了关于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培养文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大学将发展综合交叉的学科,将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作为基本教育内容。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课堂教学和独立研究项目的配合能力,同时培养文学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注重非知识性的教学和考试:提倡接触社会,深入社会,注重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家庭教育、家务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注重情商和非知识型的考试。

       四、注重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动态适应能力,而不追求静态稳定。注重培养领导力、责任感,自我评估和规划的能力。

       本次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议,旨在为中学与大学搭建沟通的平台,是大学对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也是向内地高中传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育人理念的一个有效途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全国重点中学一起,把握时代的机遇,探索中国教育改革的新道路。

另外,北京、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安徽、江西、贵州、云南、黑龙江、辽宁、天津、陕西、吉林、甘肃、山西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中学校长与老师将会于11月22日参加第二期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