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畅谈青春文学 获《北京青年报》专题刊载
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林峥博士重拾“80后”的青春文学记忆,与来自经管、理工、翻译等专业的诸位“90后”大学生们探讨什么是青春文学,80后与90后对于青春文学的体验与感悟有何相似与不同。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研讨会,并非正襟危坐的学术讲座,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经验的共享、思想火花的碰撞。
林峥老师首先介绍本次研讨会的缘起,在于近期曹文轩老师的获奖又一次将儿童文学和青春文学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她梳理了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少年儿童文学体制的发展脉络,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出现了一大新变,即“青春文学”这一文化现象的崛起。这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一种创作和阅读青春作品的热潮,是由少年人写少年人的故事给少年人看,形成了作者、读者、题材的三位一体。以《萌芽》杂志及其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为主导,在种种青春文学期刊和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合力扶持下,青春书写蔚然成风,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与狂欢。随后中国作家协会将“80后”作家纳入体制,学界也召开相关讨论会,青春文学自此正式登堂入室,进入严肃文学的研究视野。
林峥老师提示学生们注意,青春文学具有自我复制的特点,与新时代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体系息息相关,读者亦即潜在作者,他们从阅读中习得书写语言,再尝试投稿;尤其伴随网络媒介的流行,青春文学与网络文学相辅相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边界愈发模糊,从而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传统文学的书写、传播和阅读机制。这与“五四”之后新文学在文学青年内部的传播与再生产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种自我复制性也难免流于泛滥和同质化,使得近年青春文学呈现颓势。
林峥老师谈到,由于自己是亲历80后写作盛行的一代人,自己与好友都曾创作、出版过青春文学作品,也因此得以进入北大中文系,所以对这个议题有特别的情结。而今天的学生们是95后的一代,他们某种程度上见证了青春文学的没落。她希望借助本次的讨论,呈现两代人对于青春文学不同的经验记忆,从而探讨和反思青春文学的意义、价值与出路。
大家可以买份北京青年报,或点击“阅读电子版”,此次研讨会文字整理稿已在北青报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