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新闻 —

徐扬生校长讲座:人类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解放

  • 2017.10.25
  • 新闻
10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为大学师生、深圳市民带来了“人类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解放”主题讲座。

       2016年,Alphago和李世石的围棋游戏引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广泛讨论和反思。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现状如何?它在未来扮演什么样的重要角色?10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为大学师生、深圳市民带来了“人类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的解放”主题讲座。

       此次讲座也是市政协2017年“委员社区讲堂”的系列活动之一,深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戴北方,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晓莉,市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黄漫娥,市政协副秘书长曹亚良,深圳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主任潘家栋,龙岗区区委书记张勇,龙岗区区委常委、两办主任李卓文,龙岗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臧动等嘉宾领导也亲临讲座现场,听徐教授讲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近几十年的现代化,几乎都是针对人的肉体的解放,越来越先进的机械代替人的肉体的劳动,越来越先进的医疗技术维护人的肉体的运作,但是,大脑与心灵的解放,可能远比肉体的解放更为重要。

       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徐教授不仅专注于机器人的科研,他认为,我们更要反思“人”在这一历程中发挥的作用。人类社会正在从体力劳动的解放逐渐发展到心脑的解放,分工和组成将重新定义。机器人强项是记忆、逻辑、精准、快速,人的强项是直觉,感情,想象,创造。人应该发挥自己的强项,而非纠结机器人的强项,人在创造规则,创新文化,发挥创意等方面,有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无论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人类都应该在未来智能社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在社会中起主导作用,发挥自己的强项,继续引领社会的发展。

 

徐扬生教授简介

       徐扬生教授所研究的领域包括机器人和智能系统,专注于空间机器人、机器人设计与控制、服务机器人、穿戴式人机界面、智慧汽车、动态稳定系统和自学习系统,并在这些领域发表了6部专著和300多篇国际学术论文。他不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以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2016年11月14日,为表彰徐扬生教授对空间机器人、控制和动力学研究及地面实验设施的研制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对我国航天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为航天系统的智能控制走向世界前列做出的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59425号小行星1999 GJ5命名为——“徐扬生星”。

       徐扬生教授早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工作多年,2013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 

 

港中大(深圳)举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简介

       在徐扬生教授的带领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于2016年1月成立。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机器人(包括老年人服务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辅助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系统、智能穿戴界面、视频监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研究院将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强大科研力量,联合国际、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引进一批机器人、智能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院士专家,筹建一批国家级实验室,组建国际化的创新创业平台,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助推创新创业团队快速发展,促进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研成果的快速市场化、产业化,推动龙岗区和深圳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据统计,到2015年为止,我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将达3.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近17%,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将会着重实施产业化、引进国际化的团队,力争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和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研究基地和重要的应用示范基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校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截至目前,来自全球的3300多名优秀本科生、硕士和博士已经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始学业。长远办学规模为国内外学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

       2017年,来自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4个不同民族的951名内地本科生有缘相聚深圳,见证新校园的落成,与大学共同成长。

       港中大(深圳)今年在各地所录取生源数量和质量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理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124分,文科平均分超过各地一本线81分,大多数省(市)文科最低位次在前1 %以内,理科最低位次在前2%以内,英语平均分达到135分。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截止至2017年10月,我校已与海外54所全球一流大学开展实质性合作,包括本硕连读、联合培养、校际交换、海外访学和国际暑课等。具备海外学习经验的学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已超过60%。

       2017年,共有164名国际生申请港中大(深圳),经过严格的审核筛选,最终共有49名同学被录取。较往年相比,被录取同学中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国际生人数比例不断提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优秀国际生在关注港中大(深圳)。

       面向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学已经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金融和物流等领域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学校目前组建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

       学校面向全球招聘一流师资,引进的师资大多为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和学者,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