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新闻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体师生敬悼高锟老校长

  • 2018.09.24
  • 新闻
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大紫荆勋贤高锟先生于2018年9月23日离世,享年八十四岁。

 

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大紫荆勋贤高锟先生于2018年9月23日离世,享年八十四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体师生对高锟教授的去世深表哀悼,并向高锟教授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表示,“高教授是近一百年来对世界通讯科学技术贡献最为巨大的科学家,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光荣。当年正是在高锟教授的感召之下,我才从美国投奔香港中文大学,而后投身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教授为人谦和,待人以诚,遇事心公,学而不厌,教而不倦,不愧为人师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永留后世哀思。”

 

高锟教授1933年于上海出生,曾负笈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电机工程学,先后获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曾于英国和美国著名的电讯工程机构工作。1966年,他首度提出光导纤维在通讯上应用的基本原理,并开发了实现光通讯所需的辅助系统,促成互联网的出现。高教授于1970年出任港中大新成立的电子学系(现称电子工程学系) 教授兼系主任,并为港中大首位电子学讲座教授;1985年获颁授荣誉理学博士衔,1987年至1996年出任港中大校长。高教授荣休后,一直担任港中大工程学荣誉讲座教授。

 

高锟教授出任港中大校长九年间,独具远见,积极筹建工程学院,凝聚五个学系的力量,集中在资讯科技和电子工程的教育和研究,为学院多年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高教授成立了教育学院及多间研究所,开设多个新的本科及研究院课程,成功带领港中大扩充成为一所世界级研究型综合大学。本科生人数由1987年的7,000多名增至1996年近13,000人。他亦于任内成立第四所书院- 逸夫书院。

 

高锟教授首创将光纤应用于通讯的研究,通讯方式因光纤有了翻天覆地的改革,促进全球资讯流通,造福全球社群。今天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大大促进全球资讯交流。因为光纤通讯这个划时代贡献,高教授于200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也为他赢得「光纤之父」的美誉。此外,他在1996年获英国皇家工程学会颁授菲蜡王子奖,以及于2010年获封为爵士。他在1997年亦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及在201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大紫荆勋章。

 

历年来,高教授获得之奖誉多如恒河沙数,包括美国富兰克林研究所史特活.柏兰亭奖章、瑞典艾力松基金会L · M ·艾力松国际奖、美京美亚协会成就奖、美国电机及电子工程学亚历山大‧格林姆‧贝尔奖章、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法拉第奖章、日本创价大学荣誉博士、世界工程组织协会杰出工程成就金章、日本国际赏、英国皇家工程学院菲利普亲王奖章、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电信工程学荣誉博士、美国国家工程学会查尔斯.史塔克.德瑞普奖、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国际演讲奖章、香港星岛集团2002年杰出领袖奖– 创意/科技组别、千喜杰出工程师奖、大英帝国司令勳章、帕多瓦市章、意大利铸蔽局章及香港工程师学会荣誉大奖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亦以「高锟星」命名小行星。

 

香港中文大学与高锟教授的渊源长达近半世纪,自高教授于1970年成立港中大电子学系以来,港中大一直致力研发崭新光纤通讯技术,打造港中大成为光纤通讯研发的领先学府。他出任校长期间,研究勃旺,各科研究所先后成立,领导港中大稳步发展,建树良多;其科研成就改变了人类通讯的模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紧密,为社会带来显著的改变,其伟大贡献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颂。至今哲人虽萎,其贡献永留青史。

 

港中大校内将设置吊唁区,供各界人士悼念高教授,详情如下:

日期:由2018年9月24日至2018年10月24日 

时间: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时至晚上八时

星期六    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

星期日    下午一时至下午六时

地点: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展览厅(位于大学图书馆正门出入口处)

交通:港铁大学站A出口外设有穿梭校巴往返中央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