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总览
— 新闻 —

学勤夜话第十二期:书院生活与全人教育

  • 2018.09.10
  • 新闻
全人教育是一种教育哲学,其前提是每个人通过与社区、自然界以及慈悲与和平等人道主义价值观的联系,在生活中找到身份、意义和目的。整体教育旨在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内在崇敬和对学习的热爱,注重体验式学习,并强调“学习环境中的关系和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学勤夜话第十二期,我们邀请到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的潘铭基教授将围绕“全人教育与书院生活”的主题,为我们解读全人教育,剖析“书院”更深层次的意义。

“我们那时候住在应林堂,舍tee是黑色的,后面绣着盘踞的龙。那年宿生会要是没有钱,龙就是白色的,有钱了就是金色。应林堂的学生去吃宵夜,吵吵嚷嚷的,把警察都引过来,‘你们是不是黑社会在活动?’实际上是学生在吃宵夜啦,而且吵的也是学术的问题。”应林堂是中大崇基书院的一栋宿舍楼,里面都住的是男生,很多人都说应林堂“玩得很疯甚至有点恐怖”。网上搜索,能找到应林堂迎新时的传统花牌,宿舍六十周年庆时在地铁投放的宽屏灯箱广告,当然还有活动的剪影。学生对于书院的归属感是毫无疑问的,而对于在中大读书时隶属于崇基书院、教书后又成为伍宜孙书院辅导长的潘铭基教授来说,书院对于学生的角色和作用,是又一个熟悉、重要的课题。 

这段话出自中大二零一七年的一篇通讯稿,每年迎新时节都会有类似的文稿,一年年的学生也就这样在选择书院后立即融入到他们的社群、感受到自豪和热血。“砌字”时不同书院的学生穿着他们的院服,九种颜色的人群拼出“CUHK”或者“中大”的字符;另外“呼叫口号”又被称为“书院会师”,高年级的学生站在高处,背靠背围成一圈,底下都是同书院的师弟师妹,呼喊着带有书院名称的口号。口号每年应当是不同的,由学生编撰。一边是气势恢宏的口号,一边是洋洋浩浩的人流,怪不得报馆会疑惑“学生在那边干什么啦”。

学院的学生在一起往往聊学习上的事情,书院的学生在一起是不同的学系,就能更天马行空,什么都聊。除了集体聚会,细小到两人一间的宿舍,潘铭基教授回忆起来:“那时候我们两个中文系的舍友,能从晚上躺上床,然后聊到半夜两点。” 是无聊的话题也好,是舍友在絮絮谈他失败的恋爱经历也好,“在大学里读书是一部分,还有人与人的交流,是会延伸到以后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书院里重要的也是人与人不同的经历”,那位舍友离开了“中文”的道路,做了社会工作者、填词人。

但是书院也承担着教育的功能,潘铭基教授翻到过一本二十多年前的,名为“读与写”的课本,就是崇基书院开设的必修课,教授大学阶段读书、写论文的技能。现在潘铭基教授所在的伍宜孙书院,开设的书院通识课有专题讨论、社会责任等等,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做一份社会调研报告,“当年PSP火的时候,学生就很喜欢做《论PSP对世界的影响》”;还有几学分需要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书院举行的高桌晚宴才能拿到,“有同学说高桌能不能不要老请那么‘成功‘的人士,好像没什么聊的,不如平实一些的人物”,但是事实上,请来的大咖级嘉宾很愿意和同学们座谈分享,足够有心的同学从这些人物身上吸取洞见。除了实打实的“修习学分的课程”,书院鼓励同学们走出中大的校园,“到远方的校园去、去服务本地和海外的社区……”。“海外交流计划”、“寰宇学习计划”,就是书院支持同学进行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的成熟运转的众多方案之二。 说到中大的校训,我们都知道是“博文约礼”,“博文是在学习的时候做的,考试的时候就能知道博文的程度是多少,约礼是书院做的,相对于‘博文‘的形式教育,是’非形式的‘。”所谓:“笃行敏学,天道酬勤”。“‘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书院的教育大概就是这样独特的“知行合一”的机会,与最终的社会走向相像,抛开专业,直接看个人的能力和精神。

“当年我们应林堂搞活动,能五天四夜不睡觉,现在让我不睡觉,不如让我去读《十三经》啦。”潘教授说到。他的最后一页ppt,放着“大学遗憾的十件事”,其中有“没有听过图书馆闭馆的音乐”,也有“没有和室友谈天说地、没有参加任何书院/社团的活动”,正如潘教授所言“时间到底怎么安排,学业很重要,参与这些活动也很重要”,就留给同学们自己亲身体会了。

      

 

学生感想

在潘老师幽默风趣的分享下,我们不仅了解到港中大沙田各个书院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而且深切地感受到本部同学们对书院的热爱和归属感。校训“博文约礼”是对学生全人教育的全面概括,它指导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提高文化修养;而且要学会做人,掌握与人相处的方法。而后者正是在同学们的书院生活中逐渐锻炼培养的。

——匿名

 

通过潘教授对于大学时代的回忆,我们对于港中大的全人教育有了初步了解,这对于我们这些大一新生来十分重要。毕竟,来到大学这个新环境,我们应当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大学里要学会如何学习,要“博文”,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做人,要“约礼”。而港中大的书院制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学院中,我们学习专业知识,精益求精,在书院中,又有许多活动帮助我们与人交流,拓宽视野。书院的参与助推了港中大全人教育的发展,使万千港中大学子受益匪浅。

——2018级 学勤书院 经管学院 刘康旭

 

非常感谢潘教授带来的关于全人教育与书院生活的讲座,我们都受益匪浅。潘教授的语言幽默诙谐,整个演讲过程都很轻松愉悦。潘教授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大本部各个书院的发展过程、全人教育成果以及他个人在中大的成长经验。在演讲的结尾,我还有幸向他请教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学勤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书院,有时候同学们会因书院缺少历史而感到担忧,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潘教授解释的大意是:中大沙田也有几所年轻的书院,他们在早期书院学生老师的努力下,也发展得很好。所以说书院历史和文化是由最早几届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创造的,同样也离不开院长和书院管理人员的努力。总之,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自己之后的书院生活有了许多新的目标与期待。期望自己以及学勤书院的同学们毕业之后,不会对书院或者大学生活留有遗憾。最后再次感谢潘教授的演讲以及学勤书院老师的组织!

———2016级 学勤书院 人文学院周海林